| 表1 外采车用国三汽油追加标准 | |||||
| 项目 | 质量指标 | 试验方法 | |||
| 气味 | 无异常 | 由三名持证质检员判断 | |||
| 镏程 | 无异常(轻组分多或重组分多) | GB/T6536 | |||
| 未洗胶质(未加清净剂)/mg/100ml | 不大于30 | GB/T8019 | |||
| 30-20洗后胶质不得大于2.5 | |||||
| 蒸汽压/kpa不低于 | 外界环境温度℃ | GB/T8017 | |||
| >15 | 5-15 | 5以下 | |||
| 45 | 55 | 65 | |||
| 蒸发指数DI值不大于 | 570 | 565 | 560 | 计算公式:DI=1.5*T10+3*T50+T90+11*氧含量%(质量分数) | |
| 烯烃含量(体积分数)c/%不小于 | 8 | GB/T11132 | |||
| N-甲基苯胺 | 未检出 | 中红外机 | |||
| 甲缩醛 | 未检出 | 中红外机与SH/T0663联合使用 | |||
| 碳酸二甲酯 | 未检出 | 中红外机与SH/T0663或SH/T0713联合使用 | |||
| 乙酸仲丁酯 | 未检出 | 中红外机或SH/T0713或SH/T0693 | |||
| 氯含量/ppm不大于 | 40 | 附录1 | |||
|
表2 外采车用沪四汽油追加标准 | |||
|
项目 |
质量指标 |
检测方法 | |
|
气味 |
无异常 |
由两名以上持证化验员判断 | |
|
馏程 |
无异常(轻、重组分多或馏出物有异常) |
GB/T6536 | |
|
胶质(mg/100ml) |
未洗胶质不大于30 |
GB/T8019 | |
|
30-20溶剂洗胶质不大于2.5 | |||
|
蒸汽压/kpa |
外界环境温度/℃ |
GB/T8017 | |
|
|
高于15℃ |
5-15℃ |
5℃以下 |
|
不低于 |
45 |
55 |
65 |
|
蒸发指数DI值 |
计算公式DI=1.5*T10+3*T50+T90+11*氧含量%(质量分数) | ||
|
不大于 |
570 |
565 |
560 |
|
N-甲基苯胺 |
未检出 |
中红外机 | |
|
乙酸仲丁酯 |
未检出 |
中红外机 | |
|
二烯烃 |
未检出 |
中红外机 | |
|
甲缩醛a |
未检出 |
中红外机及SH/T0663联合使用 | |
|
碳酸二甲酯 |
未检出 |
中红外机与SH/T0663或SH/T0713联合使用 | |
|
硅含量/(mg/kg) |
不高于3 |
ASTM D5185 | |
|
氯含量/(mg/kg) |
不高于5 |
ASTM D5808 | |
|
烯烃含量c/% |
不小于8 |
GB/T11132 | |
|
(体积分数) | |||
|
异常物质 |
无 |
/ | |
|
备注: |
A使用SH/T0663检测,甲缩醛和叔丁醇峰重叠,不能分离,若叔丁醇峰出现,则可怀疑该油品添加了甲缩醛。 | ||
|
B使用SH/T0663检测,碳酸二甲酯在二异丙醚(DIPE)峰左右出峰;使用SH/T0713检测,碳酸二甲酯在甲苯峰左右出峰 | |||
|
C使用GB/T11132方法测定,若汽油中芳烃含量特别高(一般大于30),烯烃含量少,则可判定汽油为化工调和汽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