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能够正常使用,首先要求汽油要有良好的蒸发性能。指的是汽油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性质,称做汽油的蒸发性。指汽油在汽化器中蒸发的难易程度。对发动机的起动、暖机、加速、气阻、燃料耗量等有重要影响。
1、汽油的蒸发性好,则容易汽化,与空气混合均匀,可燃混合气燃烧速度快,燃 汽油的蒸发性好,汽油的蒸发性好烧完全,发动机容易起动,加速及时,各工况间转换灵敏柔和机械磨损减少,汽油消耗降低。
2、汽油的蒸发性不好,则发动机低温起动困难。燃油消耗增加。未燃烧的油滴使汽油的蒸发性不好,汽油的蒸发性不好气缸的密封性下降,输出功串降低。还会污染发动机润滑油,增大发动机磨损和润滑油的消耗。
3、汽油的蒸发性过强,则使贮存过程中汽油的蒸发损失增加、燃油供给系易产生汽油的蒸发性过强,汽油的蒸发性过强气阻、电喷发动机中的炭罐易过载等。
目前在国家标准中评价汽油蒸发性的指标有馏程与饱和蒸气压。
1、馏程:馏程是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馏程用来判定石油产品轻、重馏分含量的多少。汽油的馏程清楚地表明了它在使用时蒸发性能的好坏。初馏点与1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含低沸点轻质馏分的多少。当初馏点与10%馏出温度过低时,汽油蒸发性强,易产生气阻现象;过高时,汽油蒸发性差,冬季或冷车不易启动。50%馏出温度是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它能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50%馏出温度低,汽油的蒸发性就好,发动机的加速性也就好且工作稳定。90%馏出温度与终馏点表示汽油中不易蒸发和不能完全燃烧的重质馏分的含量。这两个温度低,表示其中不易蒸发的重质组分少,能够燃烧完全。反之,则表明汽油中重质组分多,汽油不能完全蒸发与燃烧。这样就会增大油耗、排污增加且工作不稳定,甚至还会使未充分燃烧的燃油流入曲轴箱稀释润滑油,加剧机件磨损。汽油的残留量指标表示汽油中最不易蒸发的重质成分与储存过程中生成的氧化胶状物含量的多少。残留量指标高,会使燃烧室及气门组件积炭增加,进气系统与化油器喉管结胶严重,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2、饱和蒸气压: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适当的试验装置中,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 液面蒸气所显示的最大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饱和蒸气压用来评定汽油的蒸发强度。饱和蒸气压指标值高说明汽油中轻质馏分含量高,其蒸发性好,使用时,发动机产生气阻的可能性就大,储运时轻质馏分损失的趋向也就大,但发动机起动性好。因此,大气压力与环境温度不同时,对汽油的饱和蒸气压的要求也不同。实际上,业内很多人为“气液比”比以上两个指标都能更好的预测和评价汽油的气阻。气液比指在标准仪器中,液体燃料在规定温度和大气压下,蒸气体积与液体体积之比。气液比是温度的函数,用它评定、预测汽油气阻倾向,比用馏程、蒸气压更为可靠。但是,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方法,也就没有办法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数值。
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添加剂的使用,使得单独利用馏程和蒸气压两个指标来表明汽油在使用中的真实挥发性能存在偏差,因此,出现了“蒸发指数”评价油品的蒸发性能。它主要是综合考虑了油品的各个馏分的组成及对蒸气压的贡献,利用一个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而得的结果,可以适用于更进一步的评价。公式如下:DI=1.5×T10+3×T50+T90+11×氧含量%(质量分数)从这个公式来看,它主要是控制油品馏程分布必须均匀,在一个正常合理的范围内方能达到使用的需求。但是,此公式也有局限性,它仅仅关注了油品中常规的一些添加剂的影响,如 MTBE的添加(是属于合法添加)的贡献,对目前一些非法添加的研究就显得不足。在我们之前的检测中,就曾经发现馏程分布及其不合理,但是按照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标准检测均合格的情况。